2018年下半年鋼價出現全年高點的概率有70%-80%,今年市場并不悲觀。盡管中長期市場可以看清楚,但短期的節奏不太好把握。
他表示,從政府的態度來看,今年價格最好在合理區間內進行波動。建材價格最高不超過4500,低限價格也許是3000,也許是3500,從今年來說,3500可能性更大些。
徐向春指出,今年庫存超過去年,達到最近5年來的新高。庫存創新高的原因在于,地條鋼全面退出,導致節奏和往年大不相同,導致今年庫存超高。
他還表示,今年高庫存體現在品種結構發生變化。建材庫存高,板材庫存偏正常。從地區差異來看,今年的高庫存主要集中在中東部地區和華南地區,其中中東部地區庫存破紀錄,而三北、西南庫存未創新高。
徐向春指出,環保限產,加之今年天氣嚴寒,工地需求提前萎縮,導致春節前成交量萎縮,16年、17年提前1個月,18年提前2個月。
他表示,地條鋼出清改變冬季節奏。地條鋼出清后建筑鋼材產量出現新特點,熨平產量波動。春節不低,節后不高。因此,春節高產量不足為慮。
他還預計,即使到6月份,庫存仍會下降,只是庫存下降的速度會減慢。但他同時也指出,對庫存下降快,沒必要過度樂觀。之所以下降快,原因在于供應沒有跟上,并不代表消費要比往年高。
徐向春表示,環保限產政策是有效的,只不過北方2+26限產被其他地區產量增長所抵消。
他表示,對于今年的供應,一點也不擔心,不會出現大的增長,需求來講,需求整體不樂觀,可能是持平或者是下降,有一到兩個點的下降,但也存在一些亮點,比如今年挖掘機的增長。2018年3月份挖掘機銷售38261臺,同比增長79%,1-3月累計銷量60061臺,累計同比增長48%。(17年增長99.5%)
他進一步表示,需求的新亮點還表現在,雄安新區建設正進入倒計時。對于今年需求,總體來講是謹慎,略微有些悲觀,但總體應該是影響不大的。
此外,今年出口對國內鋼鐵市場也是一個正面因素。盡管年度出口不好,但月度一定是向好的。
最近兩周,在成交量下滑、鋼貿商進貨積極性下降、鋼廠庫存略有增長的背景下,國內鋼市盡顯疲態。但上周這種局面出人意料地被扭轉了,原因主要還是受環保政策再度升溫的帶動。
上周北京的氣溫快速回升,最高達到36度。與此相對應的是,全國范圍內的環保熱度也快速升溫。首先是多部委組成“地條鋼”專項抽查小組突擊抽查江蘇省,廣東省也針對電弧爐產能情況進行專項檢查,嚴查審批產能與實際產能不符的情況,當地部分電弧爐廠家停產。另外,上合組織峰會即將在青島召開,為保障會議召開期間的空氣質量,膠東半島及江蘇北部尤其是連云港地區鋼廠開始執行限產政策,這些區域普遍的限產比例在50%左右。受影響最大的是優特鋼棒材、管坯、無縫管等品種,少部分鋼廠建材受到影響。
與此同時,中央環保督查“回頭看”工作正式開始。根據安排,6個督查組將于近日陸續進駐河北、河南,內蒙古、寧夏,黑龍江,江蘇、江西,廣東、廣西,云南等省(自治區),開展“回頭看”。環保督查“回頭看”工作,雖然沒有明確對于鋼鐵企業限產的要求,但部分熱點地區政府、企業主動對鋼鐵、燒結、焦炭進行了不同程度的限制,尤其是對焦化限制相對明顯,前期弱勢回落的焦化價格上周再度強勢反彈,對于鋼材價格的上漲起到了帶動作用。
前期跌幅較大的建材品種、優特鋼棒材、管坯和無縫管價格上漲較為明顯,環保政策的影響可見一斑。
前幾周略有增長的鋼廠庫存上周再度出現了回落。價格出現的反彈走勢,促使少部分投機需求進場采購,對鋼廠庫存的下降起到了促進作用,但從量上來看,投機需求相對有限,總體市場成交、鋼廠銷售還是由剛性需求來支撐。
首席分析師馬力表示,鋼市利好因素的影響在六月上中旬仍將持續,鋼價在這個時間段將保持高位小幅波動,甚至繼續小幅沖高的可能性依然較大。
首先是近期主導市場的環保因素還有繼續發酵的空間。目前中央環保督查“回頭看”工作正在推進過程中,接下來還會有影響鋼材、焦炭、燒結等產品產量的消息曝出。另外,上合組織峰會期間要求的限產政策有繼續擴大和深度執行的可能(目前執行力度還未達到最高要求),對于六月上旬乃至中旬的市場仍將形成支撐。
受環保政策帶動,近期鋼材期貨市場的表現要強于現貨市場,近一周期貨價格的上漲,逐漸弱化了現貨市場的憂慮情緒。
再有,由于國內資金狀況再現緊張局面,市場產生了降準的預期,這種預期仍有發酵的可能性,在降準沒有落地之前,這種預期、包括降準后的幾天仍將對市場有支撐作用。
除了上述因素外,針對需求端的政策也在逐漸轉變。在四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擴大內需后,各地擴大內需動作逐漸加快。25省重大項目投資計劃開始浮出水面,其中,吉林、河北、江蘇、福建、江西等逾10省份投資總規模均超過萬億元,對鋼市長期有利好影響
|